财税政策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关键是“稳预期”
发布时间:2019-07-02 16:46:55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两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拉开了今年财税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大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面临多重困难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无

"两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拉开了今年财税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大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面临多重困难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无疑是一场春雨。如今,政策施行已过数月,效果如何?接下来又该如何发力?

近日,多位政府官员、专家齐聚西子湖畔,把脉财税政策。他们普遍认为,如今的财税政策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还有潜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高强认为,减了税要落实到拉动经济发展,落实到改善企业的金融环境,落实到人民生活的改善上,要有客观的、公平的标准,然而现在这些指标还不是特别清晰。

关键是“稳预期”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有个直观感受:这两年民营企业生存确实不易,外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内因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利润率较低。而在生产成本中,税负占了相当比重。

过去十年,我国的税收收入增速也体现了这一点。在绝大多数年份,我国的税收增速都高于GDP增速。

“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支撑着国民经济发展,同时也贡献着最大份额的财政收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沈磊说,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财政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看,财政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份内工作来抓实抓好。

去年以来,各级政府、财税部门在各端发力,尤其在降成本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叠加,包括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增值税大规模减税、个人所得税改革、社保减负政策等,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超市场预期。

沈磊说,积极、稳定的财政政策,除了带给企业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外,更重要的是传递政策意图、释放稳定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企业发展,预期和信心很重要。”

减税降费的一系列组合拳实施后,纳税人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更希望政策具有稳定性。“这种调整要落实到制度上形成保障,才能带来更加稳定的预期。”李实说,制度要有一个长期的稳定性,仅仅靠阶段性的调整是不够的,今天这样调,明天可以那样调,这是稳不了预期的。

“公平税制比优惠税制更重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曾写过一本书来系统地阐述中国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变革,他将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归结于四个方面,其中首要的就是制度创新。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制度的革新无疑也进入了关键节点。

我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税制?不同的人对细则可能会有分歧,但总体原则应该是一致的。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说,那就是统一、透明、公平、法制化,而这方面目前我们做得还不够完善。

刘剑文说,目前的情况就是税收没有完全纳入法制框架,有的地方出台的税收政策并不一定符合法治要求,减税也不一定公平。

税收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纳税人的获得感。在这一层面上,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理论室主任龚辉文认为,“合理的税制、公平的税制比优惠税制更重要”。他说,现在国家给了很多行业、企业税收的优惠,也要注意其中的公平及合理性。

另外,高强还提到政策的统筹性。他认为,最近十几年来一直都在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几个特点:一是以扩大赤字为标准;二是以增加支出为手段;三是以实施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路径,实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所以很多体现在政府扩大投资。但是调整财政税收的收入政策考虑得不多,特别是没有把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高强建议,今后通过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要加强税制改革的力度,其中的关键就是逐步将我国的间接税费制改成直接税费制。

间接税又被称为流转税,是对商品生产或者劳务征税,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价格等方式将税收负担转嫁给购买方,因而纳税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者。与此相对的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直接税,税负无法转移,纳税人同时就是税负的实际承担者。虽然近年我国的间接税比重在逐年下降,但目前仍是最主要类型。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表示,间接税比重过大,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直接感受到的负担更重。商品或劳务一旦售出,企业便需要缴纳相应的间接税。虽然其税负最终会转移给购买者,但企业会感受成本增加,尤其在盈利转薄乃至亏损时,负担加重。

国际比较发现,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以直接税为主。“直接税比重提高、间接税占比下降是趋势,这是改革的创新。现在的税收政策和税制如何协调好,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高强说。

应该有一个减税的绩效考核

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创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增加财政支出,通过财政直接补贴、贷款贴息、担保支持、政府采购、政府性基金等方式来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创新;二是通过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税的方式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创新。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孙开表示,支持创新无论是财政支出还是税收优惠,本质都是财政投入。过去只是单纯给钱,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投入形式发生变化,先后出现了补贴、贴息、政府采购支持、担保支持等多种形式。“我认为支出形式上还可以继续探索,比如有企业反映并不需要政府给多少钱,只要把公司产品列入政府支持的清单就是很大的帮助。”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付文林进一步补充,构建科技创新常态化的财税激励制度也很重要。他表示,目前政府的很多减税降费、补贴举措都是有期限的。

另外,付文林觉得,财税政策主要是一个公共品,应该是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前提下,应该让微观经济主体决定创新资源分配、选择创新项目和创新投入资金等。“财税政策在创新活动中的定位应该是‘跟投’,真正促进创新,还是要多调动社会的力量、包括人才创新的力量。”

高强还提到了财税管理。他认为,振兴实体经济不仅要靠减税降费,还要靠严格的财税管理,税务部门应该有分析企业税收负担的这种职责。对于减税也不能一概而论,减税应该有一个目标,是用于科研、开发产品还是扩大市场销售等,应该有一个减免税务的绩效考核。

“振兴实体经济,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是一个方面,仅靠财税政策不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是靠钱养起来的,而是靠企业拼出来的;不是靠政府扶持起来的,而是靠企业去创新、去探索、去研究攻关出来的。这是个一揽子工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强说。

乐活HOT

  • 2021年福建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
    2021年福建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 浙江遂昌教育提质行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浙江遂昌教育提质行动推进教育高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 2021年黑龙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6%达1995亿元
    2021年黑龙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 2021年辽宁大连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21年辽宁大连持续推进农村环境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 辽宁大连持续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辽宁大连持续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 青岛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公交钥匙智能管控系统
    青岛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公交钥匙智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 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举行
    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 2021年青岛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4.9%达23.76万吨
    2021年青岛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同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 潍坊商务局去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额17.1亿美元
    潍坊商务局去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 山东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企业UDI实施率达100% 完成170762条信息上传
    山东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企业UDI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娱乐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