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
去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镇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加快推动城市更新。
至2022年,全省将完成62.4万户老旧小区改造,预计总投资额20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100亿元。
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点单”,解“急难愁盼”
6月3日,福州市鼓楼区省直湖前广厦社区,小雨中,近百名工人正加紧施工,赶在月底前完成一期共21栋楼的改造。
今年1月,广厦社区老旧小区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项目计划投资4807.5万元,由财政拨款,用8个月时间对52栋楼进行改造。
该小区建成于1998年,由于建成年代较久,基础设施十分老旧,狭小的道路两旁停满车辆,更显拥挤不堪,出租车司机到了门口常常不肯进去。
这个仅有500个停车位的小区,每日挤进了800多部车辆,而小区登记的车辆达2000多部。居民李先生苦笑着说:“回家稍微晚点就没位置了,只能到处见缝插针。晚上出门只能打车,不然回来车没处停。”
“社区2000多户居民对小区改造期盼已久,大家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停车难。施工期间虽然更挤更堵,但大家都非常理解和配合。”广厦社区党委书记李彬表示,“此次改造的内容包括停车设施、区间道路、雨污管网、安防监控设施等,都是征求群众意见后确定的。”
负责工程设计的福建西海岸建设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三所所长谢智勇告诉记者,改造项目对荒废的绿化带、居民楼间绿化带进行整治,通过建设楼间树荫停车场,增加了数百个停车位。
广厦社区,是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
“老旧小区改造不同于新房建设,既要做补齐市政配套的‘加法’,也要做清污清违的‘减法’,要呼应群众期盼。我省各地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居民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把最能改善居住条件、最能提升群众居住品质、群众问题反映最集中的项目列为优选项目,从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省住建厅城建处老旧小区改造负责人连正炜说。
群众“点单”,政府办事。缆线下地、雨污管网分流、道路和绿化提升、环境卫生整治、立面整治、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等居民们“急难愁盼”事成为改造重点,有条件的小区还开展了停车设施整治、安装充电桩、加装电梯等方面的改造提升。
传承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宽敞洁净的石板路、青砖立面的民国风建筑、刻着福州历代筑城图的广场、悬挂风格统一牌匾的商铺……漫步福州鼓楼区中山路,令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福州城发源地冶山脚下的中山路,集中了中山堂、林则徐出生地、唐代马球场遗址等多个文化古迹。然而,这条历史积淀深厚的道路,却长期淹没在老旧杂乱的小区、餐饮商铺中。
2019年,全长710米的中山路被纳入拆墙透绿改造。2020年,中山社区被列入老旧小区宜居整治项目。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和文化保护同步进行,这个中心城区的老街巷华丽变身——
违章及不协调的建筑、商铺被一一拆除,6500平方米的绿意处处点缀:街头小公园及边角绿地多达18处,种下海棠、朱砂根、茶花等3200多株,部分大树还将立体化配植上石斛兰、文心兰,年底市民就能在这个“花漾街区”尽情赏景;
38栋、969户的住宅楼,通过路面修复、立面整治、绿化提升、雨污管网修缮、安防改造等工程,与中山路街巷风貌融为一体;
在中山纪念堂附近,修缮的历史建筑,宽阔、崭新的广场,令这个文化景点更加醒目;创新引入各类有声导览牌,市民和游客只需轻扫二维码,便可听到中山路的历史名人故事……
“我省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注重传统街巷历史环境的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对位于历史城区内临近历史地段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精心打磨改造选材、造型、色彩、风格等,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连正炜表示。
同样延续历史文化传承,让古厝古迹“活起来”的,还有泉州中山路。
历史文化名街泉州中山路在改造时,除对道路及两侧立面改造外,还将邻近的街区纳入,对31条背街小巷和14个老旧小区统一规划,同步设计,按“修旧如旧”原则分步实施,引进业态,发展民宿、旅游,提升古城景观风貌和居住环境,实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
智慧赋能,让生活更美好
智能化改造,让曾经的老旧小区变身“智慧小区”,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在福州军门社区服务中心大厅,一块大屏幕“铺满”了整个墙面,屏幕上显示着社区的3D影像图,大到房屋信息,小到井盖的实时数据,社区的各类信息,都可点击查看。
自助报警的灯杆、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鼠类检测仪……经过环境综合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这里已变身全省首个智慧社区,居民们的大事小事,很多都能“智慧”解决。
智慧小区建设,为市民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在鼓楼区中山社区,智慧化改造同样处处可见。路边的灯杆“暗藏玄机”——通过“多杆合一”,集照明、监控、空气质量监测、5G网关等功能为一体;点击“智慧垃圾桶”,社区内的所有智慧垃圾桶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有哪个桶倾倒了,垃圾溢出了,各种问题都能通过平台第一时间调度人员进行处理;社区改造中,通过布设物联感知设备,实现了社区人、地、物、事、景、组织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
不久前,社区工作人员使用中山社区数字平台,对独居老人用水情况进行查看时,发现低保户黄依姆家水表情况异常。在电话联系无人接听后,工作人员立刻联系其亲属,一同赶往现场,将晕倒的黄依姆送往医院抢救。最终,黄依姆转危为安。
“我们以古厝长制、街巷长制、多杆合一、智慧街区、居民议事厅等多项首创举措,为社区社会治理科技赋能。”中山社区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改造中的省直湖前广厦社区,也正谋划智慧小区方案,将为居民提供智慧安防、智慧停车等服务。
“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是实施基础类改造,突出补齐功能性设施短板,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完善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连线成片推进老旧街区、片区改造。”连正炜表示,我省还将老旧小区改造同“完整社区”和“绿色社区”结合起来,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最高标准,即有一个社区综合服务站、有一个卫生服务机构、有一个幼儿园、有一片室外活动场地、有一套完善的市政设施、有一套便捷的慢行系统,外观整治达标、公园绿地达标、道路建设达标、市政管理达标、环境卫生达标和组织队伍完善、社区服务完善、共建机制完善,打造一批高品质社区。
记者20日获悉,为发挥好红色电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近63万场,观影人数近1300万人次。来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来,遂昌大力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21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9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同)增长29 6%,比2019年增长6 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8 2
2021年,大连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完成1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2021年,大连市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上办十项举措和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全程网办,实现即来即办事项达到40%以上、全程网
驾驶员于惠你好,请发9时15分2路线,请取33号车钥匙。青岛公交2路线驾驶员于惠完成面部识别后,面前的智能钥匙柜自动开启,于惠按照语音提
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
青岛机场集团透露,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 76万吨,同比增长14 9%。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为9 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
2021年以来,潍坊市商务局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发展,会同中国信保潍坊营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简化业务程序,将220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纳入省
近日,记者从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四分局获悉,2021年,威海、烟台两市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UDI实施率达到100%,35家企业170762条产品信息
山东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新型城镇化将初步实现智慧化、绿
福建宁德在全省率先启动市属国企技能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以薪酬改革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启动技能人才改革,实现市属国企技能人才多劳多得,确保上升有通
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
为期一个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启动。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
2021年福建石狮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
记者从石狮市市场监督部门获悉,2021年,石狮市新增市场主体32195户。其中,新增内资企业83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外资企业113户、个体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推进医保“八项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专项规划》和《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