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有哪些注意事项?端午吃粽子四个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3-04-25 14:04:52 文章来源:养生之道网
端午马上就要到了,吃粽子是端午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已经摆上了商架,人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吃一吃,但

端午马上就要到了,吃粽子是端午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已经摆上了商架,人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吃一吃,但是,吃粽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看看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相关资料图)

1、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要慎食

首先,对于高血脂和消化不良的消费者来说,肥腻的肉粽子并不是好的选择,不加猪油和肥肉的豆沙粽、小枣粽、南瓜粽等非常值得尝试。另外消化不良的人在吃粽子时,尽量避免吃凉的粽子,而是吃加热后温热的粽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介绍,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放冷之后,硬度、粘性和咀嚼性都会显著上升,会给消化带来难度,肉粽子更甚,凉粽子中的猪油凝固,吸入猪油的糯米硬度也上升,粘而韧的东西本来很难嚼烂揉碎,再与遇冷凝固的饱和脂肪互相包裹,在胃肠里更是很难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系统的负担就会更重。所以,凉粽子的确不适合消化能力差的人,不过,加热之后,糯米质地柔软,猪油呈液态,容易与胆汁混合,会更易消化。因此消化不良的人如果想品尝肉粽的美味,首先将肉粽热透,另外最好控制食用量。

高血糖人群食用粽子时,首先需要避免粽子蘸白糖的吃法,蒸熟的糯米本身就是高血糖指数的食物,若是再蘸白糖吃对于血糖的控制极为不利。另外,高血糖人群因血糖代谢有一定障碍,患高血脂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也需要尽量少吃油腻的肉粽子。然而加了小枣、蜜枣、甜豆沙的粽子其升高血糖的能力也都很强,高血糖人群吃哪种粽子较为合适呢?这里推荐杂粮粽或是八宝粽。这类粽子的特点是添加了一些红豆、绿豆、青豆、玉米、薏米、紫米、紫薯等粗、杂粮和薯类,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在吃这些粽子时搭配营养均衡的菜肴,多吃清淡的蔬菜和含有优质蛋白的肉类或大豆制品,更加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需要注意的是包装好的杂粮粽或八宝粽通常也会加入白砂糖调节口味,所以仍需控制食用量。

2、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

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黏度高、不易消化。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医师曹淑芬建议,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馅的,配薄荷茶、绿茶;咸粽子,如椒盐、蛋黄等配乌龙茶,能衬出咸甜口味的特点,更加爽口;肉粽子含油多,如鲜肉、火腿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可以帮助消化,去油解腻。此外,配一些蔬菜水果和粽子一起吃,更有营养。

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有些商家卖的迷你粽就是不错的选择。

3、一定要冰箱保存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者肉,因此在初夏炎热的天气里很容易变质。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3天内吃完为好。

目前市场上的粽子按其包装和保存的形式大致分3类:新鲜的、冷冻的、真空包装的。新鲜粽子买回家后最好当天食用,否则要及时放进冰箱保存。冷冻和真空包装的粽子都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在其标签保质期内即可食用。但要注意将其分类分袋放进冰箱。如果是自己家里包粽子,现煮现吃口味最好,也最安全。但注意冷藏不超过3天,冷冻不超过7天。再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但最好不要重复冰冻。

4、粽子要热透再吃。

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还有一点要注意,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则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

最后我们将端午节吃粽子最需要注意的几点列出来,供消费者参考:

一是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要注意选择控制使用量,一天只能吃半个活一个,不要吃油腻的粽子,可以选择八宝粽。

二是将粽子作为主食而不是零食吃,如果一餐中吃了粽子,就要减少其它的主食摄入量。这样做既有利于控制体重同时又避免额外增加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三是粽子要等热熟透了之后再吃,没吃完的粽子要放进冰箱保存。

关键词:

乐活HOT

娱乐LOVE